我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举行专题座谈会 王砚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26日来源:嘉峪关日报

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恢复默认

  12月25日,我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嘉峪关市全面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建设研究》课题组举行专题座谈会,就我市城乡融合工作与课题组成员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市委书记王砚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张静昌主持会议。副市长马东彦参加座谈会。

  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原嘉峪关市委副书记魏后凯就课题组调研情况进行了说明。与会人员就我市城乡融合发展工作结合部门实际进行了介绍并回答课题组成员的提问。

  王砚在会上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围绕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全面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创新创业创造“三创”融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提高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实现人的现代化。

  王砚强调,嘉峪关市全面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建设研究,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要处理好城乡融合与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间的关系。紧盯全面小康“七差一超”短板,按照《推进“六大一新”重点工作 补齐全面小康短板实施意见》“40条”,加快推进大文化、大旅游、大交通、大市政、大生态、大民生和新业态重点工作,全面补齐小康短板,夯实城乡融合根基。二要处理好城乡融合与产城一体化、景城一体化、城乡一体化之间的关系。认清高城镇化率掩盖城乡一体化低水平、高工业化率掩盖科技创新滞后、人均生产总值高水平掩盖收入增长乏力、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掩盖现代服务业低层次、行政层级少运转快掩盖干部能力水平跟不上等“五个掩盖”问题,抓住传统重化工业比重大、民间投资活力不足、第三产业仍处于培育期、新旧动能转换爬坡过坎、税收增速低于经济增速、土地资源供应紧缺等“六个突出矛盾”,争取更多政策、项目和资金扶持,落实好《推进农村资源变资产 资金变股金 农民变股东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加快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实施意见》“19条”,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和水平,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三要处理好城乡融合与现代化“两步走”新战略之间的关系。立足“一带一路”战略、西部大开发、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和全国文明城市政策背景,编制《全域新型城镇化顶层设计》,从体制机制、发展体系和产业布局等角度,培育壮大发展动能,实现城乡融合,打牢现代化建设根基。

  市委农办、市工信委、教育局、人社局、环保局、水务局等市属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