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年07月14日来源:嘉峪关日报
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恢复默认
“项目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更是服务和保障社会民生的切实举措。”副市长葛建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年是贯彻落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人大十届一次会议精神的第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攻坚期,项目建设是当前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核心工作,要以‘等不及’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切实保障社会民生。”
就做好重点项目建设工作,葛建团表示,一是全力抓好市一院、中医院等重点项目建设。要全面实行“周调度、旬督查、月通报、季约谈、年考核”制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责任全覆盖的工作格局,倒排工期、挂图作业、加快进度,切实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要不断健全和完善项目建设各项管理机制,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水平。明确目标,科学组织,合理调度,密切衔接各施工环节,高效推进。要定期深入重点项目单位对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调研,及时帮助协调处理项目建设遇到的难题,根据项目建设动态变化调整工作重心,确保措施到位,问题解决。
二是切实解决影响项目建设的突出问题。要创新工作思路,多渠道融资。积极争取省上和国家资金支持,采取PPP模式等多种形式进行融资,助推项目建设。对拟开工项目前期工作要实行并联审批制度,促进各环节、各步骤工作分步并行;对已建成项目要推进联合验收,为项目尽快竣工见效创造条件。项目的谋划要与国家、省编制的各项规划相衔接,按照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发展聚集化、项目建设国际化的要求,注重提升项目质量、档次和水平,严格把好产业政策、环境达标、科技含量、资源消耗、综合效益等关键环节,优先开发科技型、税源型、带动型、环保型、节约型项目。
三是统筹推进民生项目保障社会民生。要全力做好市第一人民医院迁建及儿童病区、中医院综合楼一二期工程等项目,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对三镇16个村卫生室取暖、用电、网络等费用进行补助;为全市低保范围内的特困残疾人家庭发放生活补贴;扶持市学前教育发展,落实民办幼儿园晋等升级与办园基本保障补贴,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等惠民实事。要坚持把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作为一项利民之策、惠民之举,严格对照测评的40项一级指标、90项二级指标,聚焦市容市貌、交通秩序、基础设施、市场治理、窗口服务、未成年人教育等薄弱环节,认真落实2017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实施方案,更加注重抓细节、补短板、强素质,举全市之力打赢创建攻坚战。要坚决落实学前教育“31条”,加大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奖补力度,全面普及学前教育,加快“中德学院”等项目落地;持续加强农村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协调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完成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建立城乡统一的居民医保制度;推进“大健康”战略任务,发展健康运动产业,兜住民生保障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