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给社区警务室配备专职民警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25日来源:政府办公室

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恢复默认

 A

97 

题目:关于给社区警务室配备专职民警的建议 

提建议代表:王莲英 

主办单位:公安局 

答复:根据省公安厅、省机构编制委员会、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公务员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公安派出所建设的通知》(甘公发[2014]51号)要求,2015年,我市组织完成了公安派出所公开选拔人民警察各环节工作,共选拔121人,已全部分配至各派出所工作。 

为进一步夯实和规范派出所社区警务工作,全面提升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治安防控水平,实现“基础工作大提升”的警务工作目标市公安局自201641日至1031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7个月的社区警务工作“三化”行动(社区民警专职化、信息采录精准化、社区警务规范化)。 

在社区民警专职化方面。一是科学划分责任区。按照“城区派出所辖区每2000-3000人划分一个民警责任区,乡镇派出所辖区原则上按3个行政村划分一个民警责任区”标准。二是做好基础防范管控工作。社区民警主要负责责任区内基础防范管控工作,加强实有人口、实有房屋管控,全面采集维护基础信息,组织辖区安全防范,收集情报信息,排查调处民间矛盾纠纷。三是专司社区警务工作。社区民警每周在辖区工作时间不得少于32小时、入户走访不得少于30户。除参加正常派出所值班外,不负责刑事案件的侦破,不负责本社区内复杂治安案件的查处,不参与临时性、应急性任务(除全局性的任务外),确保主要工作时间和精力落实社区警务工作。 

在信息采录精准化方面,要求社区民警调查走访要做到辖区内房屋、场所全覆盖,逐人核查信息,全面真实掌握辖区实有人口基本情况。精准采录各项基础信息,实现“人房一致”的精确定位和“以房找人、查人知住”的双向互联管理。 

在社区警务规范化方面,要求社区民警要真正做到“三懂四会”(即懂群众心理、懂群众语言、懂沟通技巧、会化解矛盾、会调处纠纷、会主动服务、会宣传发动),把工作重心聚焦到治安防范、人口管理、信息搜集、化解矛盾、服务群众“五大职责”上。建立“采集即录入、录入即核查”工作机制,持续不断地开展治安要素信息的采集维护,全面强化对重点人员、行业场所的动态管控。 

    截止目前,除矿区所和关楼所两个治安所外,其余13个派出所均已实行了两队一室或者一队一室警务模式,共设置专职社区民警90人(雄关分局胜利路派出所共有专职社区民警12,其中福民社区配备专职民警3人、辅警2人、联防员26人)各派出所警力不足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社区警务工作得到了大力提升。